西北师范大学师生以多种形式收看、收听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校长刘仲奎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一同收看直播,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热烈讨论。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召开大会,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侯选明说。“我们要深刻体认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力量。马克思的一生,不乏穷困潦倒、子女夭折、颠沛流离的人生艰辛,更有抗争丑恶、伸张正义、追求理想的人生辉煌。这位‘落魄’的人生‘赢家’及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将幸福带给了千百万人民群众。我们要深刻体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命运的内在关联。历史永远铭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走出了屡屡失败的探索道路,摆脱了资本帝国主义的桎梏枷锁,建立了新中国。现实不断昭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智慧的引领下,中国人民正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深刻体认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指归在‘人的解放’。如果说人的发展是永恒的、人的解放没有完成时,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有永葆青春的生命力量。只要人的发展存在片面性和不自由,马克思主义就有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体系,更是行动指南,其真理性、人民性、时代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将会不断印证彰显、创新转化。”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人类的历史是劳动的发展史,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资本的力量离不开劳动的力量,剥削和压迫制度必然会灭亡,劳动的解放是历史的必然等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立场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亚斌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始终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从事教学科研的根本立场,以人民性为价值指引去探寻历史的发展规律,自觉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历史学1班学生朱文博在发言中说,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深谙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自1840年国门被迫打开之后,华夏大地屡遭欺凌,巴黎和会更是见证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99年前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传播。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便在一次次的创新中指导中华民族奋勇前进,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人民走过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今天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备受震撼。伟人虽逝,但其思想长存,影响着世界的变化。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四的学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在毕业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周建翔说:“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作为伟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将永远指引我们奋进。今天,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缅怀,就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并以此为行动指南,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舞蹈学院2014级舞蹈教育1班学生陈琳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所谋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理想,通过勤学苦练,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增强与祖国共命运的担当意识。将来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我们将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西部基层教育的热土之上,将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代代相传。”
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生雷燕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已经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一定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用好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哲学班学生吴勇江说:“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再一次领会了马克思的远大韬略和博大胸襟,更加坚定了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编辑:陈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