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7日,党委书记张俊宗、校长刘仲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调研。
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做到“三优”
在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宗礼关于学院办学情况的汇报后,刘仲奎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和开展的各项工作,影响大,亮点多,值得肯定。今后,要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质量完成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院专业课教学任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理论宣传水平的同时,需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积极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点打好基础。
张俊宗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特殊的地位,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办好师范教育、培养未来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保证,要以更高的历史站位和政治站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他强调, 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要做到“三优”,即优先建设、优势发展、优异要求。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将马克思主义学院放到优势学院去建设;要充分发挥学院系所中心和教育部辅导员基地等教育培训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要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进各项工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内部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第一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方面,争做面向甘肃基础教育、区域教育的排头兵。
选人才就是选未来
在法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调研中,刘仲奎说,两个学院在2012年机构改革后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科发展得到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当前,两个学院要进一步强调与地方社会发展相结合,强化智库作用;要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夯实根基,为迎接2020年博士点建设积蓄力量。
张俊宗指出,当前外部发展环境对两个学院学科发展很有利,要紧抓机遇,进一步谋划发展,凝练特色,厘清重点,从国家学科建设总体布局上把握学科建设的着力点,实现更好发展;要立足西部、立足甘肃开展农村和民族地区问题研究,为我省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选人才就是选未来,把优秀人才选进来,既是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负责,也是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负责。” 张俊宗要求,要根据学院学科建设和博士点建设的需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工作方案,抓紧执行落实,引对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个人与学校互利双赢。
强化智库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月17日下午,张俊宗、刘仲奎和副校长李万红在经济学院、商学院调研指导工作。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分别作了工作汇报。
刘仲奎指出,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对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具有比较好的教学传统。他要求两个学院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引导青年教师要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要改变研究方法和研究习惯,按照经济学发展的规律做好研究。两个学院要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优势在智库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
张俊宗指出,1983年随着经济系的设立,西北师范大学走出了师范的圈子,师大从“师”字头迈出了向综合化发展的第一步。35年来,从经济系到经济管理学院,再到经济学院和商学院,从最初的2个专业,到目前的2个学院、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建设重点学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两个学院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学院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学校改革发展趋向,快速纵向提升,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俊宗强调,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分“家”不分心,要同心同德,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一是认真谋划,总体布局。要认真分析研判学科如何建设,建设什么博士点、如何建设,现有的学位点如何建设等问题,明确合作的内容,分清楚各自承担的任务,让每个人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骨干力量,拓展国际视野,在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多学习多借鉴,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需要,制定好人才引进规划和计划,包括引进人才的层次、规格、专业等,为学院持续发展培养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让青年教师安心学习、静心教书、潜心学术。四是要重视实训基地建设。要统一协调,总体规划,加快建设,为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编辑:陈秀芳)